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,为了助广大考生备考一臂之力,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秦慧云老师以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为切入点,以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分析了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科目中言语理解与表达、判断推理、常识判断三大模块的命题趋势及试题的难易度。
一、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
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关于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科目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表述与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没有本质区别,只是在难度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,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首先,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的阅读材料字数会进一步增加。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字数大约为6900字,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则增加到7300字左右,增加了400字左右。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中,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字数将会与2009年的持平或进一步增加,因此广大考生在复习时要格外注意阅读习惯的培养。坚决改变点读的方式,要学会快速浏览、直奔主题的阅读方式。
其次,题目在难度上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。在选词填空部分,成语仍旧是考查重点。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20道选词填空题中,有7道是成语的选词填空,而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中,有11道题是考查成语的。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成语考查题量上不会有大的变化,但是难度可能要继续提升。往年公务员考试考查的成语多数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,但是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大家不是太熟悉的成语。所以,考生需要在平时多积累一些成语,尤其关注一下平时生活中容易用错的成语。在片段阅读部分,主旨题仍旧是考查的重点,但在提问方式上会进一步进行创新,进一步模糊引申与不引申的界限。华图教育提醒各位考生要注意提问方式上的词语变化的趋势。
下文中华图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通过对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的分析,希望能给考生备考一些启示:
例1 互联网并非_____、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,而是在各种混乱、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。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,最终汇集成一个_____的大潮流。【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-30题】
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( )
A.自上而下 不可逆转
B.一呼百应 铺天盖地
C.有条不紊 举世瞩目
D.运筹帷幄 波涛汹涌
【华图解析】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,在做题目时,看到后面有“各种混乱、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”,觉得前面应该填“有条不紊”,后面是从“小的草根网络”,应该汇集成“举世瞩目的大潮流”才对。但是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却是“自上而下、不可逆转”。实际上我们会看到“整齐划一”和“混乱、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”已经能够照应,而“正是”却强调了与前者不同的地方,从“草根网络”指民间的这一点来看,正好与“自上而下”语义相反,正与原文语境相符合,而且“不可逆转”也是“大潮流”的一种状态。可见,想作对这道题,必须要仔细、认真、深入地分析原文才行。这种需要仔细分析才能选对的试题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中会进一步增加。
例2 一种经济理论或者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某些方面的描述,它要比其描述的现实简单。理论要舍弃不重要的东西。至于什么重要,什么不重要,取决于经济学家的假设。假设不同,提出的理论也不一样。经济学家们对同一现象往往有很多的理论解释,主要就是因为强调的东西常常不一样。因此,理论就不等同于真理,可以争辩,可以错,也可以被推翻。【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-47题】
这段文字意在说明:( )
A.如何发展经济理论
B.如何看待经济理论
C.经济理论的主要功能
D.经济理论的内在本质
【华图解析】本题的答案为D。提问方式虽然是“意在说明”,但是正确答案却只是同义替换,而没有进行引申。这说明现在题目的设计上已经在模糊引申和不引申的界限,所以大家就要把握住什么时候进行引申,什么时候不能引申。一般来讲,对于“意在说明”、“想告诉我们的是”这种提问方式,要首先选择进行引申的,如果没有引申推断的,就要选择同义替换的选项。另外,题干如果只是阐述了一个问题,就要引申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号召;题干如果是讲述了一个故事,就要引申为故事说明的人生道理。除此之外的很多试题的提问方式是“意在说明”,答案还是很可能是不进行引申的。这一点要把握好。
二、判断推理部分
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科目的判断推理模块中图形推理题考生要注意试题形式的变化,图形推理5道题的每道题可能都会有一个不同的要求,一定要仔细阅读。在知识点的考查上,数量类的常数列乱序和代换应该引起考生的注意,而在折纸盒问题上,应该注意相邻面的考查。